第49章、古人遺愛
關燈
小
中
大
青城山東北十裏處是後世聞名遐邇的都江堰,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,直到王瑯所生活的時代依然功能完好。讓王瑯印象尤其深刻的是,在零八年舉國同哀的那一場汶川八級地震中,位於地震震中地帶的都江堰居然安然無恙,堪稱人類水利史上的奇跡。
既然經過都江堰,斷沒有匆匆略過的道理。在當地官吏的引導下,王瑯帶杜畿、郭嘉兩人一同拜祭了都安縣內的漢武帝祠,接著便來到被這個時代的人稱為都安大堰、湔堰、金堤的都江堰。
古代的很多官員都是天下間的絕頂聰明人,被秦昭王任命為蜀郡郡守,主持都江堰修建的李冰正是其中之一。
李冰到蜀郡上任之後,發現洪澇災情是影響當地發展的最大阻力,於是刻苦鉆研,硬生生把自己變成了曠古絕今的水利學家,總結出“深淘灘,低作堰”、“遇灣截角,逢正抽心”的方略,直到兩千年後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。
李冰率領蜀人修建的都江堰共分為魚嘴、飛沙堰、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,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、東南低的地理條件,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、水脈、水勢,乘勢利導,無壩引水,自流灌溉,使堤防、分水、洩洪、排沙、控流相互依存,共為體系,保證了防洪、灌溉、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。
都江堰修好以後,困擾當地人民近千年的岷江水害徹底解決,使川西平原成為“水旱從人”的“天府之國”、“魚米之鄉”。
都安縣的官吏先引三人及後方的一幹護衛參觀了伏龍潭,興致高漲地講述李冰父子在這裏制服岷江孽龍,平息岷江水患的神話傳說;又引眾人去看鎮在江間的三神石人。
這三個石人本是李冰在世時命兒子制作來測量水位的,到了漢代石人損缺,水官重新建造了高及三米的三座石人,其中一尊即是李冰的雕像,算是對李冰的致敬。
一趟拜祭游覽下來已近黃昏,青城山是去不了了。王瑯看一眼若有所思的杜畿,就在能看見李冰石人的江邊駐足問他:“伯侯對如何治理蜀郡可有什麽想法?”
這個問題杜畿從入蜀前就在思考,當下將自己的所有思考凝練成極簡介的八個字:
“刑禮並重,賞罰分明。”
王瑯有些驚奇地看了他一眼,諸葛亮治理益州的原則大約也就是這八個字,當真是英雄所見略同。
理了理因江風吹亂的衣袍,她問道:“怎麽說?”
“劉焉在益州陰圖異計,施展小恩小惠招撫叛民,找借口殺死州中豪強王鹹、李權等十餘人,試圖借此樹立威刑。益州士族無故枉死,與劉焉政權離心離德,這就是公子得到益州的原因。
然而這並不代表使用威刑就是錯誤的辦法。
益州豪強專權自恣,久有其事。百姓不堪剝削,或投米賊,或依劉焉,劉焉就是利用這一點在益州立足,與豪強對抗。公子雖然憑借己方兵威與益州豪強的幫助拿下益州,但放任豪強肆虐絕不是能夠長遠的辦法,而必須使用峻急的刑法打擊豪強,重樹法紀。”
王瑯不為所動,拿漢高祖劉邦入關的事情向他問難:
“過去高祖入關,知道秦國百姓苦於秦法嚴苛很久,因此與百姓約法三章,規定殺人者償命,致人傷殘者和搶劫、偷盜者按罪論處,不再牽連親人鄰居。秦人大喜,爭相拿牛羊酒食獻給軍士。我入益州,攜帶的兵力只有四萬,而益州本土戶口百萬,若行峻法,恐失民望。”
杜畿毫不讚同,端正容色反駁:
“秦國法紀嚴明,條令繁瑣,因此高祖能夠用寬簡濟之。益州豪強目無法紀,任性妄為,用財勢欺淩小民,導致益州境內米賊盛行,怨聲載道。這時再用寬政,無異於刻舟求劍,緣木求魚。”
王瑯挑了挑眉,神色不怒自威:“豪強不服怎麽辦?”
“威之以法,教之以禮。”顯然已經思考良久,杜畿給出的答案條理清晰而簡潔扼要,“不教而誅謂之虐。依法治國,當先制定科條,宣之於眾。可召益州士人中領袖群倫者共制法令,儒行見稱者曉諭百姓,詳盡解釋科律禁令。使百姓皆知哪些能做,哪些不能做後,再依法懲治明知故犯、繼續作惡者,樹立威刑,讓豪強不敢藐視法紀,目無尊長。對於才幹傑出、撫民有功者,則不論親疏遠近,一律公平獎賞。如此,則益州上下,強不侵弱,百姓皆能安居樂業,享受公子的恩惠。”
說完,杜畿直視王瑯,以示自己的堅決。
王瑯本是為了試探他對上豪強能有幾分決心,這才故意刁難,聽到這裏,她不由擊節叫好:“此論大善!”
在杜畿微微錯愕的目光中,王瑯生動詮釋了民間翻臉如翻書的諺語,容光明亮,黑眸熠熠:“我已上書朝廷,薦伯侯為蜀郡太守。蜀郡有漁鹽蜀錦之利,善治之足以資給全州之用。南陽日前募集到善於興修水利的水官十五人,全部調撥給伯侯。重任在肩,願伯侯勉之!”
“公子……”
王瑯揮手打斷了他的話,繼續安排事務:“我下個月就會離開益州,返回南陽。文長我要帶走,留興霸領四千玄甲給你,路上招募的益州兵我帶一萬到南陽,餘下全部留在益州。伯侯在蜀郡還缺什麽,直接發書到南陽,我為伯侯配齊。我只有一個要求,三年之內,我要看到一個富足安定的蜀郡。”
說到這裏,她停了下來,深深看了杜畿一眼,撫住他的肩膀勉勵:“我欲於三年後調伯侯至司隸,不要讓我失望。”
杜畿的喉頭哽了哽,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說,最終化為一個抱拳,沈聲道:
“諾!”
交代完蜀郡要務,王瑯看向自伏龍潭起便一語不發的郭嘉,眉梢微微上挑:“奉孝有何感懷?”
郭嘉搖了搖頭,沈默一會,眼眸如湖水:
“人禍莫大於兵戎,百年積累,一夕蕩盡,有志之士當自勵。”
前往綿竹的路上,王瑯所率領的大軍曾經困阻於廣漢雒縣。郭嘉當時獻上中下三策,上策借夏季河水暴漲挖堤洩洪,將雒城裏負隅頑抗的士卒全部淹成魚鱉,一網捉了,不損傷己方的寶貴兵力;中策示敵以弱,誘敵出城,佯敗後伏兵擊之;下策欺敵無備,缺少守城器械,砍伐城郊樹木打造投石車攻城。
之所以以洩洪為上策,是因為在以少制多的戰爭中,屠城、水火都是免不了的手段,自損一千,傷敵十萬,有效拉平敵我雙方差距,徹底根除後患。
白起若不將四十萬趙兵全部坑殺,秦也不能在十年內統一天下。在很多情況下,對少數人的殘忍,就是對多數人的仁德,縱使一般人不能理解,這位公子卻應該理解。
然而王瑯想都沒想就選擇了中策,這大大出乎了郭嘉的預料,甚至有種看錯人之感。
縱然有天命相助,世間事到底不能盡如人意,這位公子的一路行走得太過順遂,身上是否缺乏應對逆境的決心與狠辣?為了最終的大利,眼前的一點小惠又算的了什麽?
楚得臣之忿,宋襄公之仁足以為戒!
郭嘉當時還想進諫,王瑯卻給出了一個無比奇怪的理由:
“有志之士,當以上士自勵。”
簡直莫名其妙。
然而,站在四百年修建的都安堰前,聽著縣中小吏對李冰無法掩飾的敬愛感激,看著岷江上往來穿梭的船只,感受著前人留下的脈脈恩惠,郭嘉的心情突然紓解了。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這句話的主語很明確,是天地和聖人。只有擁有像天地化育萬物、聖人恩及眾生那樣至高無上的道德,才有資格把萬物和百姓當成芻狗。他郭嘉有什麽資格把百姓都看成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,居高臨下地決定舍一取九?
他應該用上士的標準來勉勵自己,竭盡全部智力思考十者皆全的可能,直到確認才能發揮到極致,沒有更好的辦法時才選擇退讓一步思考。
雖然兩者最終的結果可能都是舍一取九,並沒有什麽不同,但這種把每一個人當成人的心情,把每一分力用到極致的意志是不同的。他應該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,勉勵自己向上。
作者有話要說:最後一段話表述得還不夠清楚,大致解釋一下。
郭嘉的意思是,如果最終判斷下來,還是屠城比較有利,那麽也不需要猶豫,屠就屠了。但是在此之前,不能用謀士冷冰冰的眼光從戰術的層面上計算得失,而應該把城中的每一個百姓都當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來看,充分認識到生命的可貴。這是一種勉勵自己上進,逼迫自己做得更好的辦法。
打一個比方,假設他原本能發揮出90%的才智,而且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只有90%的才智,那麽在這種心態的壓迫下,他就很有可能會突破自己,發揮出100%甚至110%的才智。
王瑯就是在給他下暗示,告訴他不要滿足,一定可以想出更好的辦法;勉勵他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,敦促他進步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既然經過都江堰,斷沒有匆匆略過的道理。在當地官吏的引導下,王瑯帶杜畿、郭嘉兩人一同拜祭了都安縣內的漢武帝祠,接著便來到被這個時代的人稱為都安大堰、湔堰、金堤的都江堰。
古代的很多官員都是天下間的絕頂聰明人,被秦昭王任命為蜀郡郡守,主持都江堰修建的李冰正是其中之一。
李冰到蜀郡上任之後,發現洪澇災情是影響當地發展的最大阻力,於是刻苦鉆研,硬生生把自己變成了曠古絕今的水利學家,總結出“深淘灘,低作堰”、“遇灣截角,逢正抽心”的方略,直到兩千年後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。
李冰率領蜀人修建的都江堰共分為魚嘴、飛沙堰、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,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、東南低的地理條件,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、水脈、水勢,乘勢利導,無壩引水,自流灌溉,使堤防、分水、洩洪、排沙、控流相互依存,共為體系,保證了防洪、灌溉、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。
都江堰修好以後,困擾當地人民近千年的岷江水害徹底解決,使川西平原成為“水旱從人”的“天府之國”、“魚米之鄉”。
都安縣的官吏先引三人及後方的一幹護衛參觀了伏龍潭,興致高漲地講述李冰父子在這裏制服岷江孽龍,平息岷江水患的神話傳說;又引眾人去看鎮在江間的三神石人。
這三個石人本是李冰在世時命兒子制作來測量水位的,到了漢代石人損缺,水官重新建造了高及三米的三座石人,其中一尊即是李冰的雕像,算是對李冰的致敬。
一趟拜祭游覽下來已近黃昏,青城山是去不了了。王瑯看一眼若有所思的杜畿,就在能看見李冰石人的江邊駐足問他:“伯侯對如何治理蜀郡可有什麽想法?”
這個問題杜畿從入蜀前就在思考,當下將自己的所有思考凝練成極簡介的八個字:
“刑禮並重,賞罰分明。”
王瑯有些驚奇地看了他一眼,諸葛亮治理益州的原則大約也就是這八個字,當真是英雄所見略同。
理了理因江風吹亂的衣袍,她問道:“怎麽說?”
“劉焉在益州陰圖異計,施展小恩小惠招撫叛民,找借口殺死州中豪強王鹹、李權等十餘人,試圖借此樹立威刑。益州士族無故枉死,與劉焉政權離心離德,這就是公子得到益州的原因。
然而這並不代表使用威刑就是錯誤的辦法。
益州豪強專權自恣,久有其事。百姓不堪剝削,或投米賊,或依劉焉,劉焉就是利用這一點在益州立足,與豪強對抗。公子雖然憑借己方兵威與益州豪強的幫助拿下益州,但放任豪強肆虐絕不是能夠長遠的辦法,而必須使用峻急的刑法打擊豪強,重樹法紀。”
王瑯不為所動,拿漢高祖劉邦入關的事情向他問難:
“過去高祖入關,知道秦國百姓苦於秦法嚴苛很久,因此與百姓約法三章,規定殺人者償命,致人傷殘者和搶劫、偷盜者按罪論處,不再牽連親人鄰居。秦人大喜,爭相拿牛羊酒食獻給軍士。我入益州,攜帶的兵力只有四萬,而益州本土戶口百萬,若行峻法,恐失民望。”
杜畿毫不讚同,端正容色反駁:
“秦國法紀嚴明,條令繁瑣,因此高祖能夠用寬簡濟之。益州豪強目無法紀,任性妄為,用財勢欺淩小民,導致益州境內米賊盛行,怨聲載道。這時再用寬政,無異於刻舟求劍,緣木求魚。”
王瑯挑了挑眉,神色不怒自威:“豪強不服怎麽辦?”
“威之以法,教之以禮。”顯然已經思考良久,杜畿給出的答案條理清晰而簡潔扼要,“不教而誅謂之虐。依法治國,當先制定科條,宣之於眾。可召益州士人中領袖群倫者共制法令,儒行見稱者曉諭百姓,詳盡解釋科律禁令。使百姓皆知哪些能做,哪些不能做後,再依法懲治明知故犯、繼續作惡者,樹立威刑,讓豪強不敢藐視法紀,目無尊長。對於才幹傑出、撫民有功者,則不論親疏遠近,一律公平獎賞。如此,則益州上下,強不侵弱,百姓皆能安居樂業,享受公子的恩惠。”
說完,杜畿直視王瑯,以示自己的堅決。
王瑯本是為了試探他對上豪強能有幾分決心,這才故意刁難,聽到這裏,她不由擊節叫好:“此論大善!”
在杜畿微微錯愕的目光中,王瑯生動詮釋了民間翻臉如翻書的諺語,容光明亮,黑眸熠熠:“我已上書朝廷,薦伯侯為蜀郡太守。蜀郡有漁鹽蜀錦之利,善治之足以資給全州之用。南陽日前募集到善於興修水利的水官十五人,全部調撥給伯侯。重任在肩,願伯侯勉之!”
“公子……”
王瑯揮手打斷了他的話,繼續安排事務:“我下個月就會離開益州,返回南陽。文長我要帶走,留興霸領四千玄甲給你,路上招募的益州兵我帶一萬到南陽,餘下全部留在益州。伯侯在蜀郡還缺什麽,直接發書到南陽,我為伯侯配齊。我只有一個要求,三年之內,我要看到一個富足安定的蜀郡。”
說到這裏,她停了下來,深深看了杜畿一眼,撫住他的肩膀勉勵:“我欲於三年後調伯侯至司隸,不要讓我失望。”
杜畿的喉頭哽了哽,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說,最終化為一個抱拳,沈聲道:
“諾!”
交代完蜀郡要務,王瑯看向自伏龍潭起便一語不發的郭嘉,眉梢微微上挑:“奉孝有何感懷?”
郭嘉搖了搖頭,沈默一會,眼眸如湖水:
“人禍莫大於兵戎,百年積累,一夕蕩盡,有志之士當自勵。”
前往綿竹的路上,王瑯所率領的大軍曾經困阻於廣漢雒縣。郭嘉當時獻上中下三策,上策借夏季河水暴漲挖堤洩洪,將雒城裏負隅頑抗的士卒全部淹成魚鱉,一網捉了,不損傷己方的寶貴兵力;中策示敵以弱,誘敵出城,佯敗後伏兵擊之;下策欺敵無備,缺少守城器械,砍伐城郊樹木打造投石車攻城。
之所以以洩洪為上策,是因為在以少制多的戰爭中,屠城、水火都是免不了的手段,自損一千,傷敵十萬,有效拉平敵我雙方差距,徹底根除後患。
白起若不將四十萬趙兵全部坑殺,秦也不能在十年內統一天下。在很多情況下,對少數人的殘忍,就是對多數人的仁德,縱使一般人不能理解,這位公子卻應該理解。
然而王瑯想都沒想就選擇了中策,這大大出乎了郭嘉的預料,甚至有種看錯人之感。
縱然有天命相助,世間事到底不能盡如人意,這位公子的一路行走得太過順遂,身上是否缺乏應對逆境的決心與狠辣?為了最終的大利,眼前的一點小惠又算的了什麽?
楚得臣之忿,宋襄公之仁足以為戒!
郭嘉當時還想進諫,王瑯卻給出了一個無比奇怪的理由:
“有志之士,當以上士自勵。”
簡直莫名其妙。
然而,站在四百年修建的都安堰前,聽著縣中小吏對李冰無法掩飾的敬愛感激,看著岷江上往來穿梭的船只,感受著前人留下的脈脈恩惠,郭嘉的心情突然紓解了。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這句話的主語很明確,是天地和聖人。只有擁有像天地化育萬物、聖人恩及眾生那樣至高無上的道德,才有資格把萬物和百姓當成芻狗。他郭嘉有什麽資格把百姓都看成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,居高臨下地決定舍一取九?
他應該用上士的標準來勉勵自己,竭盡全部智力思考十者皆全的可能,直到確認才能發揮到極致,沒有更好的辦法時才選擇退讓一步思考。
雖然兩者最終的結果可能都是舍一取九,並沒有什麽不同,但這種把每一個人當成人的心情,把每一分力用到極致的意志是不同的。他應該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,勉勵自己向上。
作者有話要說:最後一段話表述得還不夠清楚,大致解釋一下。
郭嘉的意思是,如果最終判斷下來,還是屠城比較有利,那麽也不需要猶豫,屠就屠了。但是在此之前,不能用謀士冷冰冰的眼光從戰術的層面上計算得失,而應該把城中的每一個百姓都當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來看,充分認識到生命的可貴。這是一種勉勵自己上進,逼迫自己做得更好的辦法。
打一個比方,假設他原本能發揮出90%的才智,而且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只有90%的才智,那麽在這種心態的壓迫下,他就很有可能會突破自己,發揮出100%甚至110%的才智。
王瑯就是在給他下暗示,告訴他不要滿足,一定可以想出更好的辦法;勉勵他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,敦促他進步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